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西周王朝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回 诸侯制钮欲破礼制

作者:篆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10-01 09:08:57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猎户相公娇宠妻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回到汉朝,我的父亲是太史令 诱宠首辅 女帝:独步天下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武行的内容要说的太多,不能一一介绍,有点疲倦,再来看看人文类的活动举行了什么。



    引用圣人的段子:“韩氏子说,大儒以文乱法,大侠以武犯禁。而大禹说,豪情者以酒乱世,失德者,以酒装疯,酒后乱性。陈而言说,士失德而害群,结党而营私,商贾无不欺客。”按照这段子,如此类推,天下不是没有好人?一切事情都很危险?而不文不武不饮不士不贾者,唯劳苦大众,可劳苦大众只能劳作一生。如此说来,只有劳动人民最可靠!劳动人民的朴实智慧也是无穷的。不要小瞧百姓,这不,穆王正在接见这次朝廷百年庆典系列活动中,第一个被召见的一名最普通的养蚕者。



    蚕妇被当朝王上接见,这可是奇闻,接见的原因是她获得穆王设的“玄女人类贡献奖”,这个奖项可是要具有万世之功者,方有资格获得此大奖。蚕妇什么情况?有何能耐获得“玄女人类贡献奖”?她对人类有何贡献?



    说来话长,还是简明扼要的告诉你。蚕妇姓鼢(fen),鼢姓很少,其祖上世代是灭鼢鼠的专家,故姓鼢。蚕妇鼢的母亲是医生,家里又同时养蚕,蚕妇鼢便随母亲一边养蚕,一边学医。蚕妇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蚕为什么吃桑叶就能吐出丝来?这丝为什么这么高贵!她就想,这桑者一定是个好东西,后来她确定肯定她发现这桑树从头到尾都是宝,桑叶可以做茶叶泡茶喝,部分有甜尿病(糖尿病)的人,长期喝了这桑茶之后,这甜尿病(糖尿病)的病情尽然可以被控制住了,蚕妇鼢无意中发现这个神奇的药方,于是她就在乡里向甜尿病的人推广这个桑茶,并把它做成药方,让这类病人吃。后来她又发现,这桑叶还可治疗寒症,打喷嚏的人,吃了此药,也就好了。蚕妇鼢对此发现兴奋的失眠多日,后来她又发现这桑树皮也是药,这桑树根也是药,这桑葚果自古就能吃,大家都知道,可大家不知道这桑葚是天下第一圣果,吃桑葚果,喝桑叶茶还能长寿,这一发现,让蚕妇鼢更是开心不以,于是她开始向同乡老人推广吃桑,同乡人开玩笑说:“向蚕一样,吃了桑,是不是向蚕一样会吐出丝来?”大家一片笑语。再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地方的老人怎么那么长寿,老翁象小童,返老还童了,一打听,人们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之道,原来根桑树有关,人们更开始传说这桑叶为神仙草,长寿茶。



    接着还有离奇的故事,后人已经证明桑叶中含有一种世上独一无二的东西,这种东西叫生物碱,(是一种1-脱氧野尻(kao)霉素DNJ,糖苷酶抑制剂,含量100mg/100g。)。而蚕妇鼢还发现这蚕宝宝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医生都知道僵蚕和僵蚕花,是一种名贵的药,也是一种名贵的虫草,和冬虫夏草是同类物种。因为它名贵,少数人知道了,可人们不知道这蚕宝宝变成蚕蛹之后的价值,它是世上人体抗氧化的多肽酶最大含量的物种,排名那个第一,蚕妇鼢所在的长寿乡的人们,就是长期吃这个蚕蛹而抗衰老的结果之一。



    还没有结束,还有一样宝贝,就是雄蚕蛾,它可是男人的宝贝,是治疗男人痿的良药之一。男人都爱它,因为它让男人更男人,蚕妇鼢第一个用此方给病人治病。



    话还没有说完,历代王上为何大力推广蚕桑之业,除了纺织珍贵华丽的丝品之外,这桑木也是最好的弓箭利器必需物资,冷兵器时代,这可是被限制的军用物资,千万别浪费啊!



    好了,从此,这桑树便成为人类绿色食品源和治病药材,以及军用物资。凭这些贡献,蚕妇鼢难道对人类的贡献不够大吗?难道不够资格获得“玄女人类贡献奖”吗,获此殊荣,也是她朴实的智慧和对人类的贡献的一种肯定,比起御医总宰大官来说,她这个赤脚医生,民间土医生,不足挂齿,可她这个土医生,就要气死这些名医,不单单是穆王接见表彰了她。穆王说:“你家以后都改养蚕了,不逮鼢(fen)鼠了,还姓什么鼢,朕就御赐你家姓蚡(fen)吧,蚕虫之意,蚡与鼢,音同字不同。”



    蚕妇蚡叩拜。



    “朕还封你为王家王后养蚕之师,每年王后贵人举行养蚕典礼时,你都入宫来表率天下。朕赐你府宅一幢。”穆王说道。



    “草民谢王上恩宠。”蚕妇蚡再拜。



    “唲,你已经不是草民了,王后之师,官居九卿之上,称臣。”穆王说。



    “王上,臣不敢为王后之师,还是赐臣为奴家吧。”蚕妇蚡说。



    “哪就改赐你为世妇吧,享受内宰同等待遇。”穆王说道。



    “谢王上,臣叩谢王恩。”世妇蚡再次拜谢。



    “爱卿平身,送爱卿回府。”穆王吩咐道。。



    “臣告退。”世妇在侍女的引导陪同下,左拐右拐不知方向的出了王宫。



    太医总宰雍医子对世妇蚡的研究发现心里很不爽,决定压制它的“桑宝”推广,并暗中下令官方禁止用桑宝类药。这让桑药一度被埋没,只好在明间使用,好在世妇蚡是一个无私者,又有太后在后面撑腰做靠山,又是主管蚕桑的,和药无关,太医总宰一时也拿她没有办法。



    再引用名人的话说:“医者仁心,师者慈心,名者苦心,苦心经营名气,欲留名千古,除非名人之名在乎知名,而不在乎流芳百世,若名要流芳,需有芳可留。”



    穆王还在接见各大行业模范先进人物,十大名玉制造家,十大著名铸造家,十大陶瓷制造国的工正,十大名酒国的酒正,十大铜矿朝贡国矿主,十大铁矿朝贡国矿主,十大金银朝贡国的司正,建筑行业十强人物,布艺十强人物,纺织业十强人物,等等此类行业精英人物,真是百业兴旺,人才辈出,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穆王一一接见,给予嘉奖和御赐。嘉奖是一种荣誉,御赐是保护终生的光环。



    穆王继续忙碌,而周王朝百年庆典其他系列娱乐活动还在举行,什么评选当代十大舞蹈,十大诗文,十大名曲,十大乐器,等等都在紧张的举行中,参加的各类选手人数真是浩大,因为这是朝廷举办的正规活动,这是出人头地的大好机会,这一来,周王朝的文化艺术真是百花齐放,名人辈出,文艺界的春天到了。



    大家都这么认为,可大家都猜错了,这场本是可称空前绝后的好事活动,最后被一帮诸侯国闹得变了味道,出现无法评定的局面,这就叫给鼻子上眼,给杆子就向上爬。这也不能怪这帮诸侯君,礼乐等级制度,一百年来都没变过,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富裕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所谓“以乐父兄,以宴宾客”,宴飨乐器已经达到成为待客之道,不再是王家贵族人们特有的享受,而诸侯贵族,更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要尽情享受,就要打开这礼乐限制制度,所以,大家乘百年大庆活动之际,试着将各地地方音乐晋升为国乐,最少朝廷也得承认地方乐可以用来在地方诸侯国当地使用的礼乐,说好一点,就是地方戏,地方音乐,朝廷要开放,要得到发展的空间,不要再压制,以此来打开朝廷礼乐等级制度的礼乐之门。这次活动,也便成为诸侯在相互暗争争强角斗的战场,上演一场礼乐争锋的政治角逐。



    话说礼乐,礼没有乐伴,君不能施,故叫礼乐,乐无器不能行,故叫乐器,乐无舞不盛,故伴歌舞,舞乐也叫乐舞。因此,庆典,祭礼,必伴歌舞音乐。就连民间家庭祭祀,也要敲着瓦片瓢盆做音乐。而自周公旦摄政后制定礼乐制度,限制礼乐等级,王者,诸侯,大臣士,百姓就不谈了,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礼入法,不能违背,违反礼乐制度者,依法办理。周公旦搞个人等级享受,搞过人尊严,搞个人崇拜和威严尊崇,如果这个礼乐制度不能礼崩乐破,不能冲破界限,天下人民的礼乐行为就得不到平等公平正义的声张,礼乐文化就不能得到体现和繁荣,所以,一部分诸侯君开始借机搞新乐,为的是冲破礼制约束,他们的理由是,“武王开朝立代时,生活是开放的,阶级等级划分是在不影响社会国家公德的情况下,对于音乐的追求是不受限制的,后来周公旦摄政,为了别人尊重他,同是显示他个人的威信力,他听的乐曲,他喜欢的舞蹈,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就连他儿子也不得沾光享受。如《雍》,就是王上一个人听得乐曲,《八佾(yi)舞》,就是他一个人看的舞蹈。穆王两年前说要将修改礼入法的规定,这说明穆王对礼乐制度也是有看法的。要不就连周公旦的后人鲁魏公,这次也大力倡导,积极参与其中,如礼不崩,乐不破,地方音乐永远得不到发展繁荣,(他们永远低人一等),听听音乐,唱个歌,还要受到各种礼乐制度的限制,当然所谓的礼崩,不是不讲礼,乐坏不是做坏事,对社会没有影响,还会推动社会文艺的大发展。具有先进性。不能狭义的理解礼崩乐坏的含义。这是对美好生活和美好音乐的追求。”他们把穆王也拉进这个队伍了。



    可也不能打着追求和平平等,打着推崇新乐的牌子,搞地方进入中央的主意,这就是前任太宰启伯说的《六防策》,六个注意事项:“第一,防止地方政权的入朝;第二,防止异族的入据朝政;第三,防止本族人的揽政和懒政;第四,防止朝内倚重某个大臣,如内重则必有内部权臣篡权;第五,防止朝外倚重某个诸侯臣子,外重则必有强藩割据之患;第五,防止内外俱轻,这会导致有草莽英雄乘机崛起,外夷乘机入侵;第六,防止过刚,过钢则折。”太宰笰时刻记住启伯这个训导。



    总负责人太宰笰开始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因为他拿不准这帮诸侯君到底要干什么,他决定先听听太傅太保等重臣的意见。笰宰先征求太傅祭公谋的意见。“太傅,你看鲁魏公写的一首《鲁颂*太山》如何?



    祭公说道:“诗写的太过,吾祖周公没有他说的那么神,鲁国也不像太山,不能厄五岳,而颂,只有周颂,商颂,这是朝代的象征,是时代朝廷的写照,一个小小的百里地方诸侯公,有何好颂?这是违背礼乐制度的标题,地方戏,改叫鲁风吧,不能叫鲁颂,胆大枉为。”



    笰宰又请教太保毛公班,“毛公,你看太师虢公写的《双音十二乐》如何?”。



    毛公道:“好是好,可也未必能做到!”



    “他已经做到了。”笰宰回道。



    “什么?虢国有这么厉害?一钟二音,三度音程,这都能做到,十二乐律,这可难啊!是甬钟还是钮钟?”毛公惊讶道。



    “是编钮钟,编钮钟的设计和铸造对音域、音律、音量、音色的审美追求和音乐观念都具先进性,为9件组合,双音声,12律,合瓦型。乐器从形制、音量、音色、音律、编组、纹饰、铭文、调音手法等看上去都很成熟。他在虢国还搞了十二乐坊。”笰宰笑笑说。



    “他是在显摆他们对青铜冶炼铸造和乐器制作与调音设计等方面的专门技术和高超的音乐科技水平。朝廷祭礼用7钟,他9钟,那不是超过朝廷编钟啦?”毛公说。



    “超过朝廷的编钟还没出生,大祝曾伯为穆王新造钮钟64件,按照文王六十四卦分三列悬挂,有七声音阶,十二律齐备,可以在三个八度范围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他们这帮诸侯君再研究一百年方能赶上。”笰宰笑道。



    “大祝原来不旦是天下第一神射手,还是天下第一音乐家,难能可贵。”毛公赞道。



    “大祝曾多次随穆王西游南巡,可谓近臣嬖臣。我朝对于鬼神,我们虽敬但却远之的,他这个大祝原来是讲鬼神的,现在朝廷讲礼乐,祝的位子如何能镇得住?谁心里都明白,他没事就研究礼乐了,研究礼乐,没有镇得住的乐器如何做大祝?这是他的专业。他总不能靠其父受宠于昭王而获得侯爵那点事来活下去,总得有点真本事,方可在朝廷中长久立足。”笰宰说。



    “太宰说的是,原来王上外游带着大祝随行,原来是当保镖啊!本公至今方明白个中道理。”毛公说。



    “也不尽是,王上到河宗氏处,河宗伯为了讨穆王喜欢,显摆他的温谷乐都,让七萃之士为穆王合奏五钟七律,而大祝曾一人演奏十二律,让河宗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到了重人哪里,重人为显摆其是重黎后人,和大祝曾斗法,被大祝曾搞得服服帖帖,不敢造次,大祝曾确实是神鬼邪正两全之人。”笰宰感慨说。



    “既然朝廷有能镇住他们的武器,那就让他们粉墨登场演一场小丑跳梁吧,杀杀他们的威风,不然他们还以为自己不知多厉害。不知自己多了不起,天下都要靠他们的样子。”毛公带有看法的语气表示道。



    “在下明白了。”笰宰施礼说道。



    笰宰又征求少保盛伯的意见,“盛伯,你看宋国的《桑林》之乐怎么样?”



    盛伯说:“宋乐代表前朝商乐,我们周人的文化本不及大商,通过一百年来对岐山雅乐的推行发展,我们周人已经确定为华夏民族文化,我们的方言为雅语(为周王朝普通话),所谓雅言,就是以我们这个民族定制的朝廷标准官方语言,《雅》诗分《大雅》和《小雅》,诸侯地方文化为‘地风’,如《陈风》,《宋风》,地方风不得成为雅,这一点要一定把持好,我们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等级制度,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礼乐完全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的活动,‘大宗、小宗’的严密等级关系,宋国因为是前朝商的遗风,这《桑林》原本是商朝时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礼乐,乐舞既强而有力,音乐震撼人心,又轻捷灵巧,直抓眼球,而且,它本是一种大型的朝廷级的祭祀活动礼乐,你要把它降级为小宗诸侯之乐,这一点必需做到,否则就成商朝复辟之礼乐思潮了。”盛伯力挺周朝礼乐制度,给宋乐扣上一顶“商朝复辟之礼乐思潮。”



    “在下知道了。”笰宰施礼说道。



    笰宰又问少师房伯,“房伯,你对《甘棠树下菊花台》这首曲子有何看法?,这首乐曲由燕国候亲自编曲而成。”



    房伯说:“王朝礼乐制度,已经实行九十多年,礼乐其实是对严密的宗法等级制度的捍卫,强调阶级等级的固定形式。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就乐而言,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尤其对青铜乐器,有严格的规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在各等级贵族自己以及他们之间的活动中采用朝廷礼乐制度所规定的雅乐,这样能起到加强宗族的大小和上下级统治观点,没大没小的不得乱来,如果你乱来越级,这表明你对王朝统治不满,表明你要冲破统治。”这问题严重了,背叛朝廷的大罪搬出来了。这礼乐制度不能大意小瞧。



    “房伯,你还没有表态对这首曲子的看法。”太宰笰追问道。



    房伯会如何表态,会做出如何反应,礼乐制度究竟会发生一个什么的变化,诸侯的有声有色的诗歌能否晋升为国乐,苦心研制的编钮礼乐之宝器,其先进性是否能冲破森严的王朝礼制,而穆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请看下集分解。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