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梁仕容传记 正文 第539章巧遇昙璀

作者:洪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8-06-06 02:52:5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春日暄妍 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 一粒沙的刹那 侯府在逃小妾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未来首辅的夫郎 春满酥衣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一天,慧能在山下帮村民干完农活返回上爱岭。在龟咀岩不远处见有一位和尚昏倒在山路边,奄奄一息。

    慧能连忙奔跑过去,替这和尚把过脉,知他是又饿又病,环顾四周,采摘了一些山草药,揉烂,塞到那和尚嘴巴里,替他灌了几口水,又给他按揉人中及其它的经脉,没有多久,那和尚悠悠醒来,睁开眼睛,见到慧能慈善的面孔,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慧能行过礼后,道:“请问大师,你是何方游僧?”

    和尚声音仍然柔弱,答道:“贫僧名唤昙璀。”

    慧能:“你跟哪一位师父学佛?”

    昙璀回答:“我是法融大师的徒弟。”

    慧能在湖北东禅寺时曾听过一些老和尚讲历代师祖的轶事,想到了什么,问:“是不是四祖道信特许在他法脉下自立门户的‘牛头宗’法融大师?”

    四祖道信,在禅学思想史上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其禅学思想内涵丰富,实践方法可行。其创立的应有的次弟和入手的方便,这渐修禅法对五祖弘忍等后人的思想有直接影响。而法融的牛头宗充满了顿悟思想,后人评价他所著的《心铭》不下于三祖僧璨的《信心铭》。

    这山野之人对佛门之事竟然了如指掌,昙璀觉得奇怪:“啊,你是个俗人,对佛门的事怎么如此知晓?”

    “这……”慧能支吾了一会道,“我笃信佛学禅宗,故此也略有知闻。”

    昙璀探询而问:“你信的是哪一派系的禅法?”

    慧能见他长相和蔼,直言而答:“顿修。”

    昙璀大喜过望:“原来是同道中人。”

    慧能:“不知你对此有何高见?”

    昙璀打开了话匣子:

    三祖僧璨大师在其所著的《信心铭》中提出‘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这是最早建立的顿悟禅法的实践纲要,而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与此都是一脉相承的。只可惜五祖的传灯人六祖慧能南逃之后,如泥牛入海,杳无踪迹。

    昙璀越讲下去,声音越弱,显得有气无力。

    慧能见昙璀太饿了,便拿出自己的干粮给他吃,再问道:“你怎么会来到怀岭这深山大林呢?”

    昙璀吃过干粮,顿显精神多了,在犹豫了片刻后,见慧能慈眉善目,才直言而答:“我在皖浙交界的山中弘扬佛法时,被官府通缉。”

    慧能大惑不解:“弘扬佛法也会被官府通缉?”

    昙璀叹了口气:“有恶人诬陷,说我与当地陈硕真的起义军有勾结。我如今是百口莫辩,唯有急遁远引,躲避为上。”

    “原来也是避祸的,”同是天涯沦落人,并且都是佛门中人却遭到了他人追杀。为了慎重起见,慧能并没有向昙璀表明自己的真正身份,只是问道,“你现打算到哪里去?”

    昙璀一脸的虔诚:“来到这里,我什么地方都不想再去了。”

    慧能:“为什么?”

    昙璀站了起来,指着着山下:“你看!”

    昙璀这一动作,慧能已经有所领悟,道:“你是指这里的山山水水不同寻常。”

    “唔,”昙璀点了点头,反问道,“难道你也有类此的感受?”

    慧能一本正经地指点着:“看,上爱岭下的圆形坡地如高僧垫膝之蒲团,水塘基围上的圆形大小石头,排列有序,又像僧人手中的串串佛珠。那边的土岗形状扁中带圆,形似寺院中念经时所敲的木鱼。”

    昙璀脸露喜色:“呵,你讲的话句句都与佛门有关,有如我佛门中人一样。还有一点,好像……”

    慧能未待昙璀把话讲完,又接上了话头:“不远处的小岗状似八卦,也酷似一本半开半闭的经书。远处的屹立有序的山峰叫做花石十三峰,你看它烟雾缭绕,时隐时现,恰似佛地洞天。自有一种独特的意境。”

    昙璀听着慧能的指点解释,颇有同感地说:“四周云蒸霞蔚,空灵缥渺,使人如在‘般若三昧’、‘不染万境’之处。远山在云海里漂浮,一似万佛来朝。看来是天公造物,上天赐给这里的山山水水有如此浓重的佛气。

    慧能:“我也是这样看的。”

    昙璀笑了起来:“如此说来,你与贫僧是见解相同了?”

    慧能:“你不是讲过,我们乃是同道中人吗?”

    昙璀与慧能两人相视而笑。

    慧能手指着龟咀岩,诚挚地邀请道:“如不嫌弃,就到那里与我同住。”

    昙璀喜出望外,笑靥大开:“在落泊之时,有幸与卢居士朝夕相处,贫僧正是求之不得。”

    人生难得逢知已。

    此后,慧能与昙璀在上爱岭的龟咀岩住了下来。

    这两位在患难之中同住孤峰的同道中人,平时一起下山,去帮村民干活,耕田耙地,无所不干。找到食物,一起分吃。找到泉水,共同品尝。遇到困难,商议解决。平时他们在一起时更多的是谈经论义,交流禅法。

    三年之后,昙璀从往来的商旅处得到了消息:他所受牵连的冤案得以澄清,官府已经撤销了对他的通缉令。昙璀觉得这里地广人稀,自己的所弘扬的禅法基础并不深厚,在这里拥戴自己的信众比不上北方那么多,便决意重返北方,弘扬佛法。

    慧能虽然舍不得这位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佛门好友离开,但也知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昙璀重返北方,对于佛学的弘扬与广泛传播确实是一件大好事,于是并不出面阻拦。

    昙璀在临行时将法融所著的《绝观论》、《心铭》等手抄本送给慧能,道:“这些经书,是我多年的心血。现在我留给你,先祖的修禅心得对你是有好处的。我虽然不清楚你的过去;但跟你谈禅论道时,我有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你会有非比寻常的将来。”

    在送别了昙璀之后,那些难得的经书伴随着慧能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

    慧能的悟性本来已是极高,并且又得到五祖弘忍的真传。加上与法融弟子昙璀三年的相处,切磋经义,研论佛道禅学,这对他的修悟佛性、通晓法理起了很大的催进作用。

    其后的公元677年,当慧能离开冷坑上爱岭、即将踏上前往广州的征途时,还专门烧上一炷香,神色庄严地将昙璀临别时赠送给他的《心铭》与《绝观论》诵读了一遍。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