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霸王过江之卷土重来 伏龙凤雏治江东 第五十一章 运筹帷幄之张良

作者:音乐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2-17 09:07:46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未来首辅的夫郎 春日暄妍 侯府在逃小妾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 春满酥衣 一粒沙的刹那 

    就在项梁一路攻至彭城时,刘邦也从薛县转至殇郡,也就是彭城的隔壁。

    刘邦率领着萧何,樊哙,夏侯婴,曹参等人,威逼利诱,不费一兵一卒引得守军开成投降。

    在萧何,曹参的建议下,刘邦每攻陷一城均以百姓约法三章,使得刘邦的威望一路上升直逼项梁,起义军对伍更是达到了四万多人,刘邦仅从一亭长管的数百人,至如今的一万多人,不仅与他为人谦和大度有关,萧何等人更是功不可没。

    不过,刘邦军中缺少能够出谋划策的军师,萧何擅长治理军中事务,尤以后勤为主,出谋划策确实不是其长。

    曹参,夏侯婴,樊哙是为武将,攻略城池在行,可若担任为刘邦出谋更是无稽之谈。

    因此,起义军越多,越让刘邦感到头疼,也为下一步的行动感到烦恼,此时的他,迫切需要一位军师,一位可以为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军师。

    上天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成全了他。

    正当刘邦为陈胜败亡,搞得焦头烂额之时,刘邦迎来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军师。-----张良

    张良,字子房,出身韩国同姓贵族,因秦灭韩而破落。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俘虏了韩王,将韩地建置为颍川郡。张良一家则沦落为亡国孑遗。

    当时的张良,家资颇富,弟弟死后,他草草安葬,未按礼制铺张。而是将家产全部变卖,用于结交豪侠,誓为韩国报仇,谋刺秦王。

    张良孑然一身,没有家室之累,又正直血气方刚的年龄,他要干一番大师业。

    公元前218年,张良做出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张良与一位大力士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无奈,天不随人愿,张良并没有成功,事败后藏匿于下邳,改名换姓姓为张良。

    张良此举是效仿前人荆轲。

    在韩国灭亡的第四年,燕太子丹派了一名侠士去刺杀秦王,这位侠士便是名垂千古的荆轲。

    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遣荆轲西行刺秦,在易水河畔送别,著名乐师高渐离击筑,荆轲扣着筑声节拍,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兮复还。”

    天地为之动容,江水为之呜咽。场景之悲凉,万分动人。

    毫无疑问,荆轲失败被杀,燕国遭到秦国的大举进攻,燕太子丹兵败被杀。

    张良也失败了,可张良在官兵大肆追捕下却逃走了。张良的一时冲动,使得成百上千人受到牵连。

    此次的失败,让张良猛然醒悟,

    个人单枪匹马的侠义行为,向整个国家军队挑战,无异于以卵击石,犹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即便刺杀成功,死的也只是秦死皇一人,并不能结束秦朝的暴,政!

    因此,时值33岁的张良,历经十年的藏匿,十年修炼,动心忍性,脱胎换骨,从一个冲动的侠士成长为一个练达的智士。

    张良隐居下邳十年里,偶遇一位老人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

    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

    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

    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

    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

    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如同诸葛亮隐居隆中,仰观天象,俯查地理,休学养性,以待贤主,志清天下。

    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刘军大账,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众人在帐中商讨事宜,众人为下一步的计划争论不止,刘邦听的众人见解,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眉头像水洗的衣服一样邹,很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停止说话,否则他就要发火了。

    众人知道刘邦的脾气,当下闭上了嘴巴,只见刘邦站起身来,来回地在帐中踱步,时不时地看着地图。嘴里念叨着“到处都是秦军的地盘,我该先攻打哪一个呢?”

    忽然一士兵冒失闯进,“报,沛公。”

    士兵还没禀报,刘邦便怒目相视“军中没有规矩吗?怎的如此冒失!”又看了看萧何,军中大小事务由萧何负责,这军规也是由他来定制,萧何低头不语。

    军中大多都是刚来投靠的起义军,每当有新的队伍投靠,萧何便及时的给他们讲解,让他们知道家有家规,军有军法。

    也因时间紧促,很多士兵根本来不及消化这些繁琐的规矩,为此刘邦也仅仅是大发雷霆,并未加以处罚。

    士兵被刘邦瞪的瑟瑟发抖,刘邦见他害怕的不成样子,突然嘿嘿一笑,“起来吧,若下次不经过通报就冒失闯进,本公可要军法处置哦。”

    “说吧,如此急忙,究竟何事?”刘邦坐于堂上,又是一改口吻,语气异常严肃,刘邦的喜怒哀乐让众人难以费解,甚至是鞍前马后的萧何有时也猜不透他的心思,或许这便是帝王与生俱来气质吧!

    “主公,帐外有一书生模样的中年男子,自称叫,叫张良的,说是前来投靠主公。”

    “哦?书生?一介书生,不好好教他的书,来此有何用,不见!”刘邦自小不曾读书,很轻视书生,自己大字不识几个,若不是萧何日夜教导,只怕如今连密报文章什么的都看不懂了。加上刘邦少时就与地痞刘氓多作来往,对于书生那文绉绉的口气很是反感,当下就斥退了那士兵。

    “且慢,主公,我军军中多为武将,正是用人之际,既然有人前来投靠,主公若是不见,日后传了出去,别人定会认为主公自视狂妄,容不得他人来投,如此有损主公名誉,不利于招兵买马一事。

    况且书生不一定是教书识字之人,多有前辈大能之士,隐居山林,闻沛公大名特来投靠,若真遇到个能为主公出谋划策的军师,岂不善哉?

    纵使真是个书生,主公也应以礼待之,军中多有不识字之士,有了书生可以帮着教导教导,省去一大堆麻烦事,岂不乐哉。”

    萧何针对性地讲解一番,有条有理,听了萧何的话,刘邦连连点头,“萧何说得在理,你去把他请进来吧。”

    要说刘邦是个地痞流氓不假,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出口成脏更是家常便饭,身上有的优点少得可怜。

    不过,他还真有优点,一个天生的优点,那就是听的进别人的建议,不论他听着舒不舒服的,哪怕是与他抬杠的建议,凡是在理的,他都能用之,这一点叫萧何等人颇为看好,而刘邦似乎也是凭着这一点走上了称王称霸的道路。

    士兵退了下去,将张良请来进来。

    见来人仪表堂堂,器宇不凡,身上散出一股气定神闲的气息,仿佛世外高人般,让众好奇地打量着他。

    刘邦定了定神,问道“你是何人,听士兵说你前来投靠,不知你有何本事?”

    “见过沛公。”张良先是礼貌地对着刘邦施了礼数“在下张良,字子房,乃韩国贵族之后。”

    众人一听,一片哗然。

    “什么,张良,”

    “他就是张良?

    见众人吃惊,张良并不理会,继续说道“良听闻沛公知人善用,气度不凡,于下坯城中起事后特来投靠,良愿为沛公出谋划策。”

    “你就是张良,就是,当年博浪沙椎击秦始皇的张良。”刘邦惊呼,连忙走下台来,“原来是张先生,邦不曾远迎,还望恕罪。”

    这张良的大名在当时可谓轰动全国,始皇下令全国搜捕却没有找到他,当时刘邦自然也听过他的大名,甚至有些崇拜!

    只听张良轻声叹气“岂敢岂敢,此事说来惭愧,当年博浪沙我与一位大力士计划椎击始皇,却不曾想击中的是始皇的副车,之后我二人亡命天涯,躲避始皇的追捕。

    当年我年轻气盛,一心为报亡国之仇,效仿荆轲刺秦王,没想到因我一人的一时冲动,无数的人因我含冤入狱,受尽折磨。诶,实在愚蠢至极!”

    每每想到此事,张良后悔莫及,痛苦万分!

    萧何听着,不觉地站了起来道。“先生何必自责,前有荆轲刺秦王,后有张良椎击秦始皇,先生为天下苍生,孤身刺秦,天地为之动容,可歌可泣。

    虽然失败,可在老百姓心里无不对你肃然起敬,当年我与沛公听了你的事迹,都不免心血来潮,想要效仿。”

    张良勉强一笑“大人说笑了,良惭愧万分。”

    “自那之后,先生就失去了消息,不知先生后来去往何处?”刘邦问道,刘邦的话,也是众人想知道的,众人静静地听着!

    “自那之后,我闭关思过,幡然醒悟,仅凭一人之力根本动摇不了秦朝痕迹,徒劳无功,于是我便隐匿于下邳,修身养性,苦读兵书,只待天下有变……”自此,张良便不在说下去!

    “先生来的甚是及时,我等正为下一步计划烦恼不已,请先生为我出谋划策。”刘邦恭敬道。

    接着刘邦将目前的情况一一说给张良听,张良听了点点头,不言一语,低头沉思,众人静静地等待。

    良久,张良开口了“如今天下有两支起义队伍,威望颇高,沛公若想成就大业,须先借助这其中一支的力量,共同推翻暴秦。至于秦朝覆灭,到时再言。”

    “不知是哪两支起义军?”刘邦问道。

    “陈胜,项梁也”张良道

    “那不知,要借助那支队伍的力量?”刘邦继续问道!

    “项梁!”

    “哦?为何?”

    “其一,项梁乃楚人,各地多有传言,亡秦必楚,而项梁乃楚名将项燕之后,更具威望。

    “其二,陈胜至起义以来,起义军北至逐县,南至东城!

    西进咸阳,东起大泽乡!

    凡是有秦兵的地方便有陈胜的起义军。天下四方,遍布之广。

    也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兵权难以集中,此乃兵家大忌,不出半年,必然兵败!

    反观项梁,借以项燕昔日威名,一路攻破城池,楚国旧贵族纷纷来投如今已有近十万大军。其属下更是勇将如云,其侄项羽更是有千夫不挡之勇。且项梁熟读兵书,精通十八般武艺,绝非陈胜可比,来日灭秦,非他叔侄二人不可。”

    张良一席话,令众人茅塞顿开,刘邦更是眼前一亮,不过很快他又沉下脸来笑嘻嘻地看着张良。

    “既然项梁前途一片光明,为何你不跟随项梁,而选择了我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队伍?”

    “哈哈哈哈。”只见张良开口大笑“不愧是沛公,项梁虽然是个贤主,可其侄项羽乃虎狼之辈子不可共谋,据传,项羽曾屠得一城上万平民,此种行径与暴秦有何区别。

    而我听闻沛公爱民,为人大度,再者,良也确有私心,良希望借助沛公之力匡复韩国,希望沛公成全。”

    张良言辞恳切,句句在理,令众人动容。

    刘邦背过身来加以思索,眼睛却看向萧何,见萧何点点头表示赞同,刘邦回过身来,咧嘴一笑。“好,我助张先生复国,先生助我灭秦,众将听令,今起,本公拜张良为军师,尔等务必以礼相待。”

    “是,主公。”众人齐声应道。

    “参见军师。”

    “诸位将军不必客气,日后同为臣子,望诸位将军与我同仇敌忾,共同辅佐主公推翻暴秦,解救天下苍生。”

    随后,刘邦宴请张良!

    入夜,刘邦来到张良房中,适才听张良的言语,刘邦认为张良是个非常有智慧的智士,故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其交谈,聊聊这天下之事。

    张良见刘邦礼贤下士,现在又愿意听自己对天下大势的见解,倒也乐意!

    两人秉烛夜谈,直至天亮。

    刘邦从中发现,张良懂的甚多,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一不通,每每有事不解便请教张良。

    张良对此不亦乐乎,张良与众人讲解太公兵法的时候,众人皆是一脸茫然,不明所以,唯有刘邦,一点就通,而且很多都用他的建议,使得张良大为高兴,在接下来,刘邦称霸的过程中,张良可谓是尽心尽力尽忠尽责地为刘邦出谋划策,以感激他知遇之恩!

    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率领全军前往人彭城投靠项梁去了。

    ;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