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汉家儿郎冠军侯 正文 第七十八章

作者:觉明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2-14 03:39:5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一等逍遥小县令 一等贵公子 压寨相公:从被逼入洞房开始 红楼襄王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红楼兵仙 包氏父子:头油只用司丹康 凿壁窥光 

    子济还记得一件事。那是他带着孩子们上山去采药,素宁年纪小,有点走不动了。而且她还随身带着一个花布包裹,里面除了出行所需的食物饮水,还放着她母亲给她做的娃娃、她父亲给她抄的诗文,以及其他若干零碎。由于初来想家,这些东西她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所以她的包裹比别人的都格外大些。

    子济当时说,“素宁,你不要自己背包裹了。”

    小素宁摇头不肯,子济直接扬声问道,“有谁愿意帮素宁妹妹背一下东西?”

    此言一出,登时男孩们各个抢着要替素宁背包裹。子济心中暗笑,这些孩子才有多大?看来知好色而慕少艾,还真是人之常情。于是便问素宁,“你选一个吧?”

    不料小素宁往崖壁那边一指,“谁能顺着天梯爬上去,才能帮我背包。”

    这一语说完,男孩们登时没了气焰。原来所谓天梯,乃是崖壁上一处极陡的险路,从下面看看都令人望而生畏,这些孩子们更是不可能攀爬。

    后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山上的隐修生活慢慢改变了素宁。她的光芒逐渐内敛,容色不再像当年海棠含露那般明媚照人,而是皎洁温润,一如南山夜空里的明月。她不会再说“谁能爬上天梯才够格帮我”这么有锋芒的话了,但却如山中幽兰,芬芳自守,无所动心于世间的蜂飞蝶舞。

    此刻,子济含笑对师父讲起了这段往事,吕老先生不由得长声叹息,“俗话说七岁看到老,确乎如此,这就是她的天性啊!每个人天性里带的东西,是很难去除的。自古美人爱英雄,素宁虽说心志端严,轻易不假人以辞色,但她的内心深处,终归还是藏着一个能爬上天梯的英雄!也可以说,她生来就是为了遇见这个英雄,遇不见的话,别人对她也没有意义!既然如此,再往后的事情,只能听其天命、顺其自然了。”

    子济面对师父点头,同时心里在想,师父今天这些话,哪些是说给自己听的呢?

    确实,吕老先生经常如此,表面上似乎说的是别人的事,但听者过后仔细一回味,实际上也往往说的就是你!所以,细细品味师父的每一句话,已经是子济他们的一个习惯。

    品着品着,子济在自己的心里苦笑了一下,又有哪句话说的不是自己呢?以师父的慧眼,有什么看不出来的啊!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吕老夫子又开口了,“今天出城,本地这些缙绅耆老对我可谓礼敬有加,我开始还想,难道此地风气竟如此注重学问?后来才明白,哪里是人家注重学问,全是沾了你这个徒弟的光啊!”

    子济也不由得微笑了一下,又听他师父笑道,“人家今天礼敬我还不算,都还要上门拜访,明天往后都排满了呢!慢慢的我才听出来一层意思,原来是这些人家里都有待嫁的女儿嘛!”

    子济似乎表情木然,没有任何反应,只听师父又道,“你今年三十岁了,如果自己一直还没有寻到佳人,可能姻缘就不在彼处,也就该换条路再走了。趁着为师在这里,好好的替你物色一个,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你看如何?”

    子济在心中叹口气,早知必有此日,真到跟前了,躲闪又有何益呢?“能得师父慧眼相助,徒儿”,他咽下喉间酸涩的东西,“徒儿求之不得。”

    吕老先生看着他点点头,“那好,这事就交给我吧!你也不要寄希望太高,从小读过那么多书,道理不用我再说了。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既已投生到这凡间来,就不要奢求太多,能有一个人好好陪着你过日子,才是这人世凡间应有的风光啊!”

    子济再次面对师父点头,心里却轻轻说了一句,“师父您言重了,我并没有真的奢求过!”

    子济刚才提起当年那个故事时,其实隐去了最后一个细节:

    当时,小男孩们面对天梯望而却步,这时忽然有人说,“子济哥哥呢?他能上去。”

    当时子济是十七岁,听了这话一时有点作难,觉得自己上也不妥、不上也不妥。

    可是小素宁却很快答道,“子济哥哥上去也不算!他是大人!”

    这世间有多少事都是一语成谶,这小女孩的一句话就如同一道枷锁,永远把她的师哥锁在了大人的位置上。

    此刻送走了师父,子济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动笔整理当天的医案。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无论再忙再累,都要记录每日的医案。将来无论是留给徒弟,还是整理成书,这都是必要的基础资料。

    很多人都会说,医者父母心。可是在子济看来,医者岂能是父母之心?天天面对这么多人间疾苦,若是都放在心上,自己早该吐血而死了,如何还能活着继续给大家看病?

    他给人治好了病,病人感恩他,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对人有恩惠,相反他感恩病人,因为正是在他们身上,他才真正学会了看病。当然他最为感恩的,还是那些曾被他误治过的病人,感恩他们对自己的宽大和克制。

    尽管如此,他仍不可能真的把自己的心放在患者那里,实际上每个病人走后,他都会尽快的将他们忘却,如果他们过些时候再来,都还要重新叙说一遍自己的情况,很多病人都会暗地纳闷,这么聪明的医者,忘性却怎么如此之大呢!

    那么子济的心究竟放在哪里呢?他的心,就安住在自己的乐土里。若是没有那座乐土,他怎会有力量矢志不渝的成为一名医者?又怎会有力量日日面对这无边无尽的人间疾苦?

    那座乐土,就在苍翠而又幽渺的南山中。那里山上有一座草堂,山下有一间蒙馆;那里春有百花吐艳,冬有白雪皑皑;那里有顽童们摆图写字,有师兄弟练剑抚琴;那里在大柳树下站桩,在打谷场上观星;那里山下出泉,终年有流水潺潺;那里山中采药,白云曾遮断归路。那里,还有人皎洁如夜空中的明月,娴雅如山谷中的幽兰。

    子济没有奢求过永远不离开那片乐土,他早就离开了,但那里永远是他的精神家园。他也没有奢求过永远相伴明月与幽兰,他只是每每午夜梦回,耳中依稀还能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似乎那段在山中朝夕相见的日子,还远远没有结束而已。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