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美利坚往事1988 正文卷 第130章 越快越好

作者:安静的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2-13 08:20:03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被偷人生后,嫁入豪门我成了京圈白月光 婚后出格 火红年代:最美的青春 系统逼我做神医 初学者 直播:秦始皇来上工了吗 怪谈模拟器 重生八七,悍妻不好惹! 

    门洛帕克中央大道街3328号,一栋现代风格的两层办公楼前,有装修工人正在把一块蓝白色的广告牌吊装到大楼的正门前。

    蓝色的背景,白色的斜体字母“teams”。过往的行人中有在公司用过这款软件的人,立即好奇的驻足观看,他们知道在硅谷又一家新公司诞生了。

    是的,搬进了体面的办公室,在硅谷的中心门洛帕克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后。比特软件才算真正走进了硅谷,并且完成竖旗。

    就在工人把teams标志摆正并固定好的那一刻,一辆银色凯迪拉克布洛海姆稳稳的停在了办公楼的门前。

    打开车门,迪恩满意的瞅了一眼硕大的公司logo。不错,够大,他喜欢。

    就像刚刚入手的这辆布洛海姆一样,5.0l v8发动机开起来才够劲。

    没错,迪恩终于把他的那辆赫菲自行车淘汰了。这辆凯迪拉克就是他的新座驾,迪恩尤其喜欢它的前脸,有一种直视变形金刚擎天柱的错觉。

    他没有像马库斯一样,选择拉风的跑车。并不是他不喜欢,而是这辆5万美元的凯迪拉克适合这种商务场合。

    “boss,这是两家投资机构的资料。”从副驾驶出来的安娜,把一份备忘录递给了他。

    虽然迪恩对他们早已有所了解,但他还是委托一些咨询公司详细调查了摩根塔勒和梅菲尔德的背景。

    这个所谓的背景,主要是指他们背后的投资人。风险投资公司的钱,都是通过私募的方式筹集而来。

    无论是大卫.摩根塔勒,还是格伦.米勒,他们都只是这笔资金的代理人。

    通过对筹集来的资金进行各种投资行为,代理人在为出资人赚取利益的同时,也会拿到自己那一份提成。

    这其中又是一套复杂的流程,它是风险投资公司的内部游戏规则,与迪恩此时关心的融资属于不同的体系。

    随手翻了翻这份资料,迪恩在上面看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名字。比如军方、斯坦福

    好吧,在美利坚到处都是生意,迪恩对此已经有所习惯。

    把手中的资料还给安娜,迪恩整了整衬衫的袖口,就迈步向比特软件的新办公室走去。

    部分员工已经提前搬了进来,老办公室因为距离斯坦福够近,所以迪恩暂时还没动身。

    不过有了这辆凯迪拉克后,距离不再是问题,他本周也会把办公室换到这里。

    在安娜的带领下,迪恩径直来到了二楼东边的会议室。

    “各位久等了,刚刚临时接了个电话。”推门进来的迪恩,满面笑容的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瞧瞧,我们的天才创意者、年轻的百万富翁先生,来了~”大卫.摩根塔勒笑着放下手中的报纸,起身热情的张开双臂走向了他。

    “come on,摩根塔勒先生~”迪恩无奈的笑了笑,对方刚刚手里拿的《旧金山纪事报》他也看过了。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只在《斯坦福评论》上刊登的消息,竟然被《旧金山纪事报》转载了。

    于是迪恩这個所谓的新一代斯坦福明星,似乎已经慢慢在硅谷这一带小有名声。

    “这是你的荣誉”大卫和他拥抱之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比特软件需要这样的宣传不是吗?”

    因为双方已经在大致方向取得了共识,所以摩根塔勒甚至已经在考虑为迪恩树立新的创业者形象,也就是人设。

    媒体需要它们作为报道的噱头,而比特软件也需要曝光,双赢~

    “这是梅菲尔德的格伦.米勒”打完招呼,大卫又向迪恩介绍了房间中的另一方投资者。

    “嗨~迪恩,我们打过电话的。”有着银发的格伦,满面笑容的走上前和他握了握手。

    如果克拉克在这里,一定会吃惊于格伦竟然会有这么春风和煦的一面。

    “你好,米勒先生。”要不是因为从克拉克那里了解到事情的经过,迪恩差点被他绅士的外表所欺骗。

    “哇哦~瞧瞧,报纸上说的完全没错。”格伦夸张的挥舞着双手,“迪恩不仅有着天才般的头脑,还有着堪比好莱坞明星般帅气的脸庞,我甚至有些嫉妒斯坦福的姑娘们了。”

    “那也得等你变成姑娘才有机会”大卫笑着招呼大家就坐,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就快速的把事情办完。

    在挣钱这件事情上,资本的效率一向很高。

    等到三方代表全部坐下后,原本宽敞的会议室里,不知不觉已经坐满了十多个人。

    比特软件三个创始人,以及一位临时雇佣的律师。摩根塔勒和梅菲尔德也是差不多的配置,律师都是彼此不可或缺的人物。

    “所以大家对2000万美元的估值,以及15%的股权配置、员工期权池有异议吗?”作为领投人,大卫.摩根塔勒当仁不让的主持会议。

    “大卫,员工期权池是不是有些多了?我觉得10%更合理,多出来的5%股权,梅菲尔德愿意承担它们相应的估值。”格伦不放过每一个攥取更多股权的机会。

    再说了,他所提出的10%员工期权池,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硅谷很多公司就是这么分配的,他只是延续了这一行业习惯而已。

    不过不等迪恩开口,大卫已经率先提出异议。“格伦,15%的期权池并不多,因为在下一轮融资时,它们还会被稀释。”

    “另外,这是我们当初商量好的不是吗?”大卫最后一句话是对迪恩说的。

    面对前者的目光,迪恩耸耸肩,“是的,比特软件需要吸引足够多的人才,我们也急需人才。”

    “没错”大卫认可的点点头,“所以格伦,这样的解释你接受了吗?”

    “当然”格伦无所谓的耸耸肩,“我尊重大家的决定,刚刚也只是梅菲尔德希望尽可能的为比特软件提供资金,我们迫切的需要扩大自己的规模。”

    2:1,格伦必须接受这样的结果。不过这只是他的一次试探,结果并不出他的意外。

    “ok~,很高兴我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大卫当然不会同意格伦的提议。

    如果梅菲尔德也拿到了额外的5%股权,那么摩根塔勒的持股比例将不再占有优势。这时候问题来了,谁才是领投的那一个?

    领投和跟投的权利是不一样的,比特软件这样拥有相对成熟产品的创业公司,谁都想成为领投的那一个。

    默默把梅菲尔德额外的心思按下去后,大卫快速进入会议的下一流程。

    “总估值两千万美元已经确定,关于总股数和单股价值,摩根塔勒请第三方财务公司做了详细的定价推算。”

    在大卫的示意下,摩根塔勒一方的助理开始分发资料。“伙计们,请说说你们的看法~”

    瞧,这就是领投人的权利之一。当然最后的结果,需要征得大多数人的同意。

    迪恩翻开一份白皮书,忽略了一大堆的估算原则,他把目光快速锁定到了最后的结果。

    每股7美元,总股数约285万股。按照比列,迪恩获得其中近160万股,其他各方也依此类推。

    “大卫,我认为比特软件的单股定价至少在10美元以上。”格伦对比一下现在市面上同类型的软件公司,就感觉比特软件的定价被低估了。

    “我认可你的看法,格伦”大卫并没有否认什么,“不过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下一轮融资,以及交易。”

    现在定下的股数和单价,并非是一成不变。每经历一次融资,它们都会重新被定价。

    之所以为了现在确定股数和定价,那是为了方便下一轮融资时,和新入场的投资方进行交易。

    单价定的低一点股数就会变多,这样私下的交易量就会提升。

    当然最终在上市时,这个数字可能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所以现在股数和单价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格伦也明白这一点,因为他也没在纠结这些。“ok,我没有意见。”

    “我也是”自己股权没有变化,迪恩对这一点无所谓。

    “很好,伙计们,接下来就是签订合同的时候了。”事情进展顺利,大卫立即招呼律师们开始上菜。

    几份合同依次被摆到各方的代表面前,这时候就是各自律师出场的时候了。

    迪恩聘请的是库利律师事务所的人,这家律所在硅谷也算赫赫有名,他们专为创业公司起草各种合同。

    在三方律师都确认无误后,迪恩、大卫、格伦都在合同上签了字。

    这种合同硅谷起草的太多了,甚至都有了模板。当然一些事项,大家也心照不宣的遵守。

    比如员工股权不具有决策效用,每2~4年兑现一次股份。这一点主要是为了防止已经离职的员工,继续吃比特软件的红利。

    还有董事席位暂定五席,创始人一方占据两个席位,两家风投机构各占据一个,剩下一个后续会聘请外部独立董事。

    一切都是流程化的操作,合同签完,比特软件正式完成了第一笔融资。

    “资金会在一周内到账”大卫合上协议,“我们没时间浪费了,伙计们。在出现下一个模仿者前,比特软件需要抢占市场,越快越好!”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