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晚唐逆流 第二卷激流 第342章 河中军的态度

作者:暮神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11-04 01:17:40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寒门败家子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非洲创业实录 沉香凝成霜 寒门帝王 红楼华彩 

    龙纪元年九月,卢龙军和大同军联手进攻河东。晋阳遭到了南北夹击。危急时刻,李克用问计于智囊盖寓。盖寓建议让李存信挂帅,去迎战李匡威和赫连铎。

    李存信何人?他与李存孝一样,都是李克用的义子。但他跟李存孝可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他原名叫张污落,是流落于北地回鹘部落中的汉人。自幼以为回鹘部落首领牧羊为生。但他很早就显示出了与普通牧羊娃不同的一面。不仅善于骑射,还足智多谋,通晓回鹘、沙陀、吐蕃、黠戛斯等多族的语言,并且能读会写。这在普遍没有多少文化的胡人当中,可以算是鹤立鸡群,极为出众。

    当年李克用反抗唐庭战败,被赶到了塞外胡地,巧遇年幼的张污落,见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收入了麾下。这放羊娃倒也争气,屡建奇功,愈发受到李克用的喜爱。李克用便将其收为义子,取名李存信。

    别看李存信今年只有二十八岁,却已是河东的宿将了。当年李克用讨伐黄巢时,他就随军作战,积军功升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如今比李存孝的职位还要高一些。

    此时李匡威和赫连铎联合吐蕃、黠戛斯等番军入侵河东,因李存信通晓胡语,熟悉藩情,正适合迎战。所以李克用毫不犹豫的就采纳了盖寓的建议。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他又给李存信派了一个副手,他的另一个义子,今年只有二十三岁的小将李嗣源。有这两个最能干的义子领军,北方的战局至少暂时可以让李克用放心了。

    李克用给了李存信、李嗣源两万人,几乎是晋阳总兵力的一半。李存信领兵走后,李克用紧接着也离开了晋阳。他的身边就没有那么多人马了,只有八千河东的精锐骑兵。

    李克用的目的地是灵石。他打算亲自会一会张寻。

    李克用领军一路疾驰,行至平遥时,忽然接到消息,说沁州的静难军竟然继续向北进军了,已经拿下了山城绵上。老将薛志勤不敌,撤兵到了介休。

    李克用闻讯大怒。这薛志勤从洪洞一路败到介休,屡屡在关键时刻折损河东军的士气。他忍无可忍,就要下令严惩薛志勤。没想到押牙盖寓却出言阻拦。

    “此时即便斩了薛志勤,也于事无补。反而会削弱介休的守军。如果静难军再夺下介休,那此时身在灵石的李存审和史敬思可就危险了。灵石如果失守,晋阳也就再无险可守了。官军总兵力四万余人,我军却不足两万。虽然我河东军都是敢战之士,然敌众我寡,若在晋阳城外面对面的决战,胜负亦是难料啊!”

    盖寓的话句句说在了李克用的心坎儿上。他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这静难军突然翻山越岭拿下了绵上,就相当于是一把直刺入河东腹地的尖刀。如果让静难军翻过介山,那河东军就再也无力阻挡住阴地关的官军主力了。

    但他此时心中也无退敌的良策,一时间思绪乱得很,遂道:“那该怎么办?薛志勤屡屡折损我军士气,如不严惩,还如何为诸军表率?”

    “不如就让其戴罪立功吧。”

    李克用一听,一只眸子立即瞪得通亮。他知道,盖寓一定是有了什么主意。

    “要薛志勤如何立功?”

    盖寓从容说道:“这静难军进攻沁州时,原本声称是要援助潞州。没想到反手一击,竟然来插阴地关的身后。张寻这一招声东击西,可谓精妙。然而……”

    “然而如何?”

    “然而张寻也有软肋。”盖寓展开面前的地图,将食指往图上一比。李克用低头一看,立即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起来,那得意劲儿,就仿佛已经将张寻置之死地了一般。

    莽莽介山,一支大约千人上下的军队正在密林之中穿梭。林中灌木密集,杂草丛生,根本就没有路。全凭最前面的士兵挥舞镰刀,才能勉强砍出一条狭窄的通道,供后面的军士通行。队伍的中部,有一员须发花白的老将,正是薛志勤。

    薛志勤屡败,本已做好了被李克用治罪的心理准备。结果没想到,李克用给了他最后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老将感恩戴德的同时,特别的珍惜这次机会。已经在心中暗暗发下誓愿,此一役,不成功,便成仁。

    “离高壁岭还有多远?”薛志勤问前面的乡导官。

    乡导遥指前方,说道:“那氤氲之地,便是了。”

    薛志勤往前方望去,只见丛林之间,白茫茫一片如烟似雾的境地,根本看不见什么山岭。他疑惑地问道:“高壁岭就隐于雾中吗?”

    乡导笑道:“老将军猜得不错。这高壁岭因为山岭高绝,故而常年雾气弥漫不散。即便是当地猎户,也极少翻越。只以高壁呼之,形容其道路难行,就好像到了一堵墙壁前面一般。”

    “既然如此,我军当如何翻越?”

    “老将军莫急。猎户虽然不走,却有采药的常年行走于岭上,采撷一些灵芝、石斛之类的仙草。因走得久了,便在大雾之中有了一条崎岖小路。这小路虽然大部分都需要攀援而过,但身强力壮之人通行还是不成问题的。我看将军麾下的儿郎们都是勇力过人之辈,一定能翻越高壁岭。”

    薛志勤听了,才终于有些放心。只要翻过高壁岭,就是阴地关之南了。距离他此行的目的地,也就不远了。

    原来,盖寓的计划就是让薛志勤翻越高壁岭,直捣官军的大后方。此时,官军的主力都随张寻一起,在阴地关以北进攻灵石。在阴地关以南,只有数千人,分兵把守着霍邑、赵城、洪洞等据点。其中,大部分都是晋州刺史王瑶麾下的河中军。王瑶本人则亲领两千人驻守在赵城。

    赵城。河中军营。

    晋州刺史王瑶像往常一样,将亲笔书写的一封信交给了亲信之人,让其送回河中的首府蒲州,给自己的老爹王重盈。

    这些天,王瑶几乎隔几天就会给王重盈去一封信。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关于前线的战报。这是王重盈要求的。他要时刻注意前方的战事。因为这关乎着他们王家的命运。

    今年五月,朝廷讨伐河东的诏书一出来,王重盈就如丧考妣,仿佛末日要到了一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河中王家,打他弟弟王重荣活着的时候起,就跟河东军关系非同一般。当年田令孜要夺河中的盐池,就是李克用出兵帮助王重荣,才击败了朝廷的军队。打那以后,河东和河中就结成了盟友关系,很多事情都是同进同退。

    得知朝廷要伐河东,王重盈屡次上书,极力反对,结果都是石沉大海。天子李晔根本理都不理王重盈。反而,还一纸诏书下来,要王重盈的河中军出兵配合朝廷作战。

    王重盈知道,这就是朝廷试探自己的投名状。如果他不出兵,那就是表明了站在李克用一方。朝廷肯定毫不犹豫的会先拿河中开刀。所以他尽管十分纠结,还是派了自己的儿子王瑶出去,供张寻调遣。但他也留了一个心眼,让王瑶随时向他禀报前线的战况。在他的内心深处,无疑是希望官军战败的。因为他总是隐约觉得,如果张寻真的拿下晋阳,消灭了李克用。那么回过身来,就会收拾他。

    王重盈其实还不知道,坚持要河中军必须出兵的,正是张寻。这是张寻当初答应天子讨伐河东的四个条件之一。

    历史上,虽然张浚领着五万官军,在河中的地盘上跟河东军打得热闹。但作为东道主的王重盈,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支援朝廷作战。当然了,王重盈也不敢配合河东军。因为名义上,他还是大唐的河中节度使。所以他只是袖手旁观,就仿佛事不关己一般。

    但这一点蛛丝马迹,已经足够说明王重盈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了。

    这一日,王瑶刚刚把信送走,就接到手下人送来的一封信。说是从霍邑送来的,十分紧急。他还以为又是张寻催他运粮的命令,遂极为不耐烦的当众拆开,结果刚看了一眼,就立即将信折了起来。然后起身就回了内室。

    原来,这封信竟然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亲笔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河中军配合河东军作战。目标直指晋州。

    晋州,是官军囤积粮草的地方。此时只有六千神策军把守。坐镇指挥的是毫不知兵的宣慰使、宰相张浚。王瑶自己就是晋州刺史,他十分清楚,只要有他们河中军的配合,即便李克用只派一支千人规模的部队过来,拿下晋州也是易如反掌。而晋州如果落入河东军之手,那么前线的官军军心必然大乱。战败不可避免。

    一时之间,河中军的态度,简直就成了能够左右整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这么大的事,王瑶自己不敢做主。他立即又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回蒲州。他要让老爹王重盈来决定。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