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晚唐逆流 第二卷激流 第276章 镇国军与威胜军

作者:暮神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07-25 00:46:1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寒门帝王 红楼华彩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非洲创业实录 寒门败家子 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沉香凝成霜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光启三年正月,唐廷大肆封赏平定“朱玫之乱”的有功之臣。

    夺得首功的,自然是运筹帷幄,一锤定音的忠义军节度使张寻。他被加封为新平郡王,食邑三千户。

    杨复恭也没有食言。斩获朱玫首级的忠义军行军司马裴仲,被封为静难军节度使,接管了朱玫的地盘。

    之后就是对神策诸将的封赏。其中,以金洋节度使杨守亮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扈跸都头宋文通为金洋节度使,置昭信军;右卫大将军顾彦朗为东川节度使;金吾将军满存为凤州防御使;捧日都头黑齿暖男为同州刺史;后军将军李鋋为右卫大将军。

    封完了武将,也少不了文臣。加左神策中尉杨复恭为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封魏国公;升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韦昭度为太保兼侍中;升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杜让能为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升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孔纬为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并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

    朱玫之乱对于唐廷的权力格局影响可谓深远。公元887年前后的唐廷的面貌截然不同,简直就像处于两个位面。

    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北司宦官换了掌门人。神策军由姓田变成了姓杨。掌权长达十年之久的田令孜倒台,彻底退出了大唐的权力核心。

    然后是南衙的朝臣大洗牌,萧遘、裴澈、韦昭度三相换成了韦昭度、杜让能、孔纬。三省六部、御史台等各个衙门口的官员也进行了大换血,新面孔占了十之七八。

    之后是长安周边的藩镇格局彻底改变。静难军、山南西道、东川等重要藩镇换帅,并且新增了昭信军、凤州军等小藩。一大批有神策军背景的藩帅走上前台。凤翔军、河中军的实力受到了削弱。忠义军的势力急剧膨胀,成为了这场变乱事件中的最大赢家。

    不过,十分出乎朝廷的意料,忠义军节度使张寻竟然上书朝廷,对新平郡王的封赏坚辞不受。对于这一表态,上至李儇,下至杨复恭及南衙诸相,整个朝廷没有一个人不感到不解。

    张寻为什么不肯接受东平郡王的封赏呢?难道真如其奏章中所说,觉得自己的功劳太小,配不上郡王的封赏?诛杀叛臣,俘获伪帝,这样的功劳如果还小,那什么样的功劳才算大呢?显然张寻是言不由衷。

    那么张寻是嫌官小?其原本只是一个南阳郡侯,从郡侯直接升到郡王,至少连跳了三级,这封赏还不够大吗?难道其想直接获封国王?这胃口也未免太大了些吧?

    就在南衙北司全都在讨论张寻辞赏的原因时,答案自动浮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辞赏奏章后仅三天,张寻又上了第二封奏章。在奏章中,张寻提出了一个方案,方案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类似朱玫之乱的事件重演。

    张寻在奏章中说,朱玫之乱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京畿附近的军事部署呈现外重内轻之势。长安城的防务,无外乎左神策八镇与右神策五镇。但这神策十三镇无论从兵力、人口、辖区面积、田亩数等方面都无法跟距离京畿仅有百里之遥的邠宁、泾原、凤翔、河中等藩镇相比。举朱玫一镇之力,邠、宁、庆、衍四州之地,就能对长安造成巨大的威胁。如果两镇以上联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至于解决之道,就是在长安城的东、西两侧再设藩篱。选用忠贞之人为帅,以抵御藩镇,捍卫京师。

    具体来说,张寻建议,首先在长安以东,合同、华二州之地,设置镇国军。现在的同州刺史是原神策捧日都头黑齿暖男,华州刺史是原神策随驾六都都头之一韩建。此二人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对朝廷的忠贞。正可担起镇国军的重任。鉴于韩建早于黑齿暖男担任刺史,资历更深,可命其为镇国军节度使,黑齿为副使。

    在长安以西,建议升奉天县为乾州,辖奉天、好畤、醴泉、永寿、麟游五县。然后以余、乾二州置威胜军,以为长安西部藩篱。现在的奉天镇守使是齐克俭。齐克俭虽然年事已高,但在黄巢之乱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多年来在奉天恪尽职守,可以直接升为乾州刺史。余州刺史是原忠义军牙将褚良。其在平定黄巢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也是有大功于国。可命褚良为威胜军节度使,齐克俭为副使。

    张寻最后在奏章中说,添此二镇,朝廷仅需颁布几个诏令,不必花费一绢一文,即可使长安永固,江山万年。何乐而不为?

    “荒唐!实在是荒唐!”兴元府临时设置的政事堂上,宰相孔纬对于张寻的建议直言不讳。“外重内轻之势,尽人皆知,何须张寻赘言?然观其解决办法,竟然是拆京县而再立藩镇,岂不荒唐至极?张寻此人狼子野心,怕是个朱玫第二,朝廷不能不防!”

    孔纬说完,朝堂竟然鸦雀无声,并无一人接话。

    大家沉默了半天,首席宰相韦昭度道:“那依孔相公看,如何复书?这张寻立下大功,朝廷到底是赏还是不赏?”

    “当然要赏。”

    “郡王都不受,要如何赏?”

    “可加中书令。”

    一旁的杜让能笑道:“不用想都能知道,肯定还是不受。”

    孔纬听了,怒道:“朱玫以兵胁君,张寻以功胁君,二人的行径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丘之貉!”

    这时,一直没有发言的左神策中尉杨复恭清了清嗓子,说道:“罪必罚,功必赏,还是朝廷必须要做到的。张寻的建议,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凤翔、静难、泾原诸镇,确实对朝廷的威胁很大,如果设置威胜军,对于长安来说,的确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最起码,如果西边的藩镇想要作乱,得先过威胜军这一关,而不是直接就要神策军来应付。”

    “可如果威胜军作乱怎么办?”孔纬反问道。

    “可召凤翔、静难等镇击之,与神策军两面夹击,威胜军可覆掌而灭。”杨复恭道。

    “那如果凤翔、静难与威胜军联手作乱呢?”

    孔纬还是不依不饶,朝堂上端坐着的李儇,却有些听不下去了,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哼了一声。

    杜让能赶紧打圆场道:“诶,孔相公言重了。如今长安周边的藩帅都是朝廷的有功之臣,忠诚经受过考验的。”

    孔纬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如果天下藩镇联手作乱,只能说明皇上昏庸无道,失道寡助罢了。他于是便也不再言语。

    大家都不说话,李儇也没了耐性。眼看着今天这事各位大臣达不成一致意见,便宣布退朝了。改日再议。

    朝廷虽然没有立刻答复张寻。但各镇都有耳目,很快消息就传出来了。第一个上书反对张寻的,就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对于威胜军,王重荣倒并没有太多意见。他主要是反对设立镇国军。之前他占了同州,但朱玫被诛,他便识时务的把同州吐了出来,移交给了新上任的同州刺史黑齿暖男。这件事,本来就已经很让王重荣闹心。又听说张寻建议朝廷合同、华二州设立镇国军,他就实在忍不了了。这个镇国军,摆明了就是用来对付黄河对岸的河中军的。

    紧接着,朝廷又接到了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的奏章,内容也是反对张寻的建议。与王重荣相似,李昌符也是认为威胜军的设置是为了对付他。但跟王重荣不同的是,张寻的建议中,还有一条对他利益的直接损害。在张寻的方案中,乾州下辖五县,其中包括麟游县。而麟游,如今正是凤翔府的地盘。也就是说,张寻设置威胜军,简直就是直接在李昌符的身上割肉。李昌符得知张寻的方案后,对张寻破口大骂,骂遍了其祖宗十八代。并立即上书,说张寻此举是以巩固京畿之名,行削弱朝廷之实,实在是包藏祸心。

    但在两份反对的奏章之后,朝廷便接到了大批支持张寻的奏章。其中有华州刺史韩建、同州刺史黑齿暖男、静难军节度使裴仲、西川节度使杨守亮、泾原节度使张钧、奉天镇守使齐克俭等人。另外朝臣中也大有支持张寻者,如御史中丞裴贽、中书舍人徐彦若、谏议大夫朱朴、吏部侍郎裴枢、吏部员外郎卢光启等。

    几天后,朝廷再议张寻关于设置镇国军和威胜军的建议。

    这一次,坚定的反对者仍然只有孔纬。

    孔纬捧着一大摞支持张寻的奏章说道:“此中尽是张寻党羽,依名诛之可也。”

    “呵!”韦昭度冷笑了一声。“孔相公的意思是,把这次平乱的功臣全都杀掉。反而把朱玫的余党留下吗?”

    孔纬脸色骤变,问道:“谁是朱玫余党?”

    韦昭度不去理孔纬,却向李儇说道:“圣上,近日来,只收到了两封反对张寻的奏章,分别来自于凤翔李昌符和河中王重荣。依臣看来,这两个人反对,恰恰证明张寻的建议是正确的。”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